All posts by letgo

遊戲見親情

「與孩子相親相愛,共享天倫之樂」是普天下為人父母的理想。然而,按著孩子健康的身心發展,孩子有時會同父母保持距離,甚至築起圍牆,自我保護,不自覺的想獨立自主。有些父母會誤以為孩子「不聽話」,採取嚴厲或放縱的管教方式,希望藉此與孩子拉近距離。可惜當父母在孩子後面追,孩子卻不斷往前跑,形成了兩代的追逐關係。

其實胎兒在母腹裡,已經開始同父母有緊密的連結。懷孕的母親對胎兒的舉動特別敏銳,喜悅的同丈夫分享胎兒的一動一靜,丈夫會好奇的用手摸妻子日漸漲大的肚皮,甚至把耳朵貼近,聽胎兒的心跳聲。父母與子女的親密關係,始於懷孕期。

嬰孩出生為父母帶來了驚喜。大多數的父母都會為嬰孩費盡心思,呵護備至。他們會留意到嬰孩的成長,並與人開心分享:「看,他長得多像我。」、「他打開了眼睛…對著我笑。」、「他用手抓緊我的指頭。」、「他用腳掌大力撐著我的大腿。」此時,兩代關係仍是緊密相連的。

那麼,父母和孩子何時變得有距離呢?當孩子在地上爬行,四處探索,或者主動放開父母的手,要自主的走動,並做自己喜歡的事時,便開始明顯的製造出距離。又當孩子漸長,聽懂父母責備的說話,而感覺羞恥和罪疚時,心裡不想受管束,便刻意和父母產生距離,以增加一點安全感。孩子入學讀書,在功課上常與父母起衝突,孩子看到父母生氣,感覺不被明白,又不懂表達自己,唯有自我防衛,與父母在情感上保持距離。

在兒童遊戲輔導室裡,孩子與人疏離的心態在遊戲中表露無遺。一位8歲的女孩築起私人的「秘密機地」,她躲到角落裡,用自己的身軀遮住手上的BB公仔,她想用工具為BB檢查身體,但怕做得不好而遭受批評。她對輔導員說:「這是我的秘密機地,你不要看著我…。」原來其母總是挑剔她的錯處,她習慣在家裡築起「秘密機地」,以策安全。另一位7歲的男孩竟向輔導員透露了心事,並說:「這是我爸爸不知道的,我沒有告訴他。」

雖然孩子都同父母有某程度的隔膜,但遊戲卻可拉近彼此的距離。一位11歲的女孩近年因喪母,與爸相依為命,爸在管教上較嚴厲,她則表現沈靜。爸很想明白她多一點,於是前來遊戲室一起玩耍,增進溝通。在擲飛標的過程裡,每當爸擲近紅心時,女兒都用求助的眼神偷偷望向輔導員,心在說:「怎麼辦?他擲得比我好,我感覺有壓力。」她似乎在爸面前未有足夠安全感去表達感受,寧願選擇沈默,任由焦慮藏在心裡。爸耐心的向她分享擲飛標應有的姿勢,沒想到她竟放下防衛,跟著爸的指引,一擊即中了紅心。她的焦慮釋放了,越來越開心和輕鬆。接著是用顏色配對圖片的遊戲。今次孩子教爸爸玩,爸發現自己對色彩的反應不足,很快在孩子面前認輸了。相信這是他們調換角色的新體驗,有助孩子在父女關係中,建立自信和成功感。最後亦是最剌激緊張的部分,是二人合作用紙咭建高廈。過程中,二人互相提點,互相支援,親情盡露。有一刻,爸不小心把高廈弄倒了,女兒默默的為爸效勞,把高廈恢復原狀,待爸繼續砌。這一刻可算是最溫馨的,爸發現女兒一直埋在心底的愛!

遊戲可使兩代放下防衛,拉近距離,表露原初的親情。

詹玉冰
個人、婚姻及家庭治療師
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
同心輔導室

憑著愛,走進孩子的世界

有些父母會問﹕「為何孩子不自律?」「為何孩子不願吃飯?」「為何孩子發脾氣?」「為何……?」父母總喜歡對準問題去探究原因,希望最終能為孩子解難,讓孩子健康成長。其實,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裡,會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,可是問題似乎是層出不窮,當一個問題解決了,下一個問題又會出現,甚至幾個問題一起浮現,令父母擔心不已。

然而,有些父母會追問﹕「孩子的世界是怎樣的?我如何能走進去了解他/她們?」要進入孩子的世界可以從關係開始。近年來,親子關係是個熱門話題,常被家長、社福界和教育界掛在嘴邊;坊間機構紛紛舉辦親子活動,令到親子意識愈來愈受父母關注。有些父母會在假日陪孩子踩單車,一家人做孩子喜歡的事情;有些父母會相約孩子一起散步,和孩子邊走邊談;有些父母卻未得其法,與孩子的關係困難重重。無論如何,大多數人都認為若要走進孩子的世界,親子關係是第一步。在安全的關係裡,孩子信任父母,自然願意打開心門,讓父母進入,一起分享心事。

在親子關係上,家長可能會遇到障礙。以下的故事(人物用了化名)或許顯示了兩代的矛盾關係。偉雄和美玲結婚7年,有個4歲大的兒子朗朗。夫婦一直都為兒子煩惱,因為朗朗3歲開始就常發脾氣,對人不瞅不睬,憤怒時會用手打父母,是家中的小霸王,非常難管教。回看朗朗的成長過程,原來他自小就在外婆家裡住,父母因為工作忙,平日無暇照顧他,所以周日才到外婆家探望朗朗。那時,雖然已發覺朗朗常悶悶不樂,但父母卻不以為然。直至朗朗3歲時,外婆漸多病痛,美玲決心辭去工作,接朗朗回家專心照顧。豈料朗朗表現情緒化,無論父母用甚麼方法去關心,朗朗都不受安慰。學校把這個家庭轉介給社工協助。

在輔導室裡,美玲憶述自己成長於重男輕女的家庭,童年時得不到父母的關愛。成為母親後即使心裡很疼愛兒子,卻很難向他表達自己的情感,所以,當她和孩子相處時,遇到孩子發脾氣,她便感到氣餒和難受,「打罵或疏離的方式都試過,但孩子始終沒有改變。」在輔導過程裡,美玲嘗試接觸和處理童年的傷痛,把這傷痛包紥和醫治後,美玲得到釋放,內心有更多力量和空間去接納和包容孩子,發揮其母愛之餘,又懂得控制自己情緒。她先了解孩子的需要,然後循循善誘,給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指引,讓孩子有規矩可守,不再做家中的「小霸王」。美玲說﹕「現在當朗朗發脾氣,我會先冷靜自己,不讓這小霸王操控我,經過一輪拉鋸戰,他最後都肯順服,結果我能取回媽媽應有的權威,給他合宜的管教。」此外,偉雄在親子關係上,也感到吃力。他自小就在契媽家中寄養,12歲才和親生父母一起住,所以和父母關係很疏離,不懂如何與他們親近。偉雄說﹕「我坐在一旁看著朗朗玩,心裡面已感覺滿足。即使有時我和他一起玩,不知何解…我會缺欠耐性,很快便把他交回太太照顧。」他對朗朗是若即若離的,雖然心裡很愛錫他,但卻難於開口去表達,更遑論去擁抱孩子。他一直把父愛藏在心底,以致朗朗沒法接收得到,二人之間欠缺了一份親密感。在輔導遊戲室裡,偉雄嘗試放開懷抱,好像自己也回到了童年,和朗朗一起玩,一起笑;又開始有眼神和身體接觸,偉雄真真正正進入了他孩子的世界,分享一起玩耍的樂趣,又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愛。

在這故事裡面的父母,帶著本身成長的傷痛,進入婚姻,在教養孩子上遇到了障礙,就像兩代之間隔了一道無形的圍牆。然而,父母始終愛錫自己的兒女,這份愛正正能幫助父母跨越障礙,走進孩子的世界,了解孩子的需要,給孩子關愛和尊重,在成長路上與他們同行。

走筆至此,想起耶穌基督在2千年前,也憑著愛,親身走進了祂兒女的世界。《聖經》裡面記載了許多主耶穌生平的事跡,都反映了耶穌如何體恤祂兒女的需要和幫助他們。「就是瞎的可以看見,瘸的可以走路,患痲風的得到潔淨,聾的可以聽見,死人復活,窮人有福音聽。〈太11﹕5〉主耶穌不只行神蹟,祂也有人性的一面,祂與受苦的人同悲,祂同理那些在患難中的人,「耶穌哭了。」〈約11﹕35〉祂愛兒女的心,驅使祂到世間來。同樣,我們愛兒女的心,也能叫我們排除萬難,放下自己童年的傷痛,走進孩子的世界去愛他們。

詹玉冰
個人、婚姻及家庭治療師
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
同心輔導室

我有用/可愛嗎?

有些人在影相時,喜歡豎起大拇指或用V字手勢,無疑這是個得勝的姿態; 也有些人喜歡賣萌,擺出一副可愛的樣子。加拿大攝影治療師Judy Weiser認為人在鏡頭前擺甫士,是要展示一個面向世界的自我。根據這個概念,相信被攝者都想向世界呈現自己內在的某個部分,而最常見的包括了「能力」和「可愛」這兩部分。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在其文章<挑戰人性複雜深刻的難題>裡,認為「我有用嗎?」和「我可愛嗎?」都是人一輩子要尋找答案的兩個難題。

孩子在心底裡也會常常問父母這兩個問題,例如孩子會拿著剛完成的畫作,興高采烈地問:「媽媽,你看我的畫,我畫得好嗎?」這時,孩子其實想得到母親的認同、肯定和讚賞,心底裡希望確定自己的能力,為「我有用嗎?」尋求正向的答案。又例如孩子知道爸爸會帶弟弟去公園玩,他或許會緊張地走到父親跟前,問:「爸爸,我也想去,你會帶我一起去嗎?」這時,孩子想得到父親對弟弟同等的愛錫,希望自己受歡迎和被關注,彷彿為「我可愛嗎?」尋找肯定的答案。

若父母明白孩子內心的需要,自然懂得以溫柔的回應滿足孩子。相信上述的媽媽不會急於在畫面裡找錯處,以幫助孩子畫到一幅更好的畫作,因為這絕不是孩子的來意,反而會給予孩子適切的肯定;而以上例子的爸爸也不會惡言相向,借機教訓孩子一頓,因這樣做會傷害孩子的心,令他覺得自己不可愛,反而會傾聽孩子的訴求,並給予同理和接納。

六歲以下的幼童,多過著由父母主導的生活,他們不懂自我肯定,或像學齡兒童有老師同學的群體認同,所以幼童尤其需要父母在「能力」和「可愛」這兩方面的認同。可惜有些父母喜歡向孩子說反話,企圖用激將法幫助孩子成長,或和孩子開玩笑,以取笑和嘲弄的方式和孩子嘻戲,沒想到幼童的心很純真,會照單全收父母的話,以此建立了過低的自我的形象。因此,愛錫孩子的父母都要憑愛心向孩子說實話,為孩子打造美好的心理根基。

詹玉冰
個人/婚姻及家庭治療師
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
同心輔導室

夫婦同心由溝通開始

「夫婦同心,其利斷金」。在家庭生活裡,夫婦常遭受考驗。若二人能彼此扶持,一起面對艱難,便能增進兩方的了解,感情變得更堅固。然而,要勝過考驗也不容易,當面對困難時,有些夫婦會互相指罵,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;有些配偶習慣獨力承擔,但同時埋怨對方坐視不理;更有些夫婦會退縮,說性格不合而分手。夫婦如何同心抗逆呢?

有一對夫婦,太太是家庭主婦,除了照顧年幼子女,還把家居打理得窗明几淨,想藉此給丈夫一個舒適的家。丈夫是個商人,常往來中港兩地,為支持家計不惜竭力工作。每晚太太向丈夫訴說湊孩子的苦況,希望得到安慰,而丈夫卻想太太放下家務,陪伴左右,藉此得到關心。每當太太訴苦時,丈夫總是很快給予解決方法,以為可以幫助太太,但太太因未得到所渴望的安慰,唯有不斷訴苦,料想不到,這令丈夫很厭煩,兩人談話每次都不歡而散。為減少衝突,丈夫用了逃避的策略,他躲進房間,面對電子產品。對丈夫來說,這無疑可安靜獨處,但就把自己放在一個既孤單又不被關心的境地,相信這絕不是他的原意。

在輔導室裡,這對夫婦終於可以坦誠地對話,丈夫學習同理太太的苦況,而不急於給予意見;太太得到同理和安慰,減輕了焦慮,有能力盛載丈夫,聽聽他的心聲。她驚訝地發現對方的工作如此艱難,而自己卻一直忽略了對方的感受。她誤以為自己不懂做生意,就不用過問丈夫的工作,但原來丈夫一直渴望得到她的支持和關心。此刻她才恍然大悟,明白丈夫真正的需要,關心丈夫比努力打掃家居更實際和重要。

要同心抗逆,夫婦的真誠溝通是很重要的,對話方式可以是平等和互相尊重的。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,當一方發言時,另一方可用開放的心來聆聽,不批評,不急於給予意見,在適當時候,可回應對方的感受,以示關心。這溝通不必分對錯或輸贏,只要用接納和恩慈的態度,便會帶出互惠的效果。

「一句話說得合宜,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。」〈箴言25﹕11〉

詹玉冰
個人/婚姻及家庭治療師
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
同心輔導室

吃奶?!

我們對一些事都很容易帶著辨識的眼光去看。像吃奶、用尿片、啜手指等,成年人會從一個成長的評審角度來看。成人會想:「孩子這麼大了還要吃奶,孩子為什麼這樣不成熟呢?」。孩子究竟是成熟亦或不成熟? 對於這問題,成人很少從孩子需要的角度去看。甚至是成年人看見問題,立刻就會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去做一些事去矯正。解決問題是成年人經常採取的角度,只是容易忘記了孩子的角度。小孩子成長是一個過程,而在過程中,心急的成年人會過早下了判斷,或是制止,或是催逼,而忽略了孩子的問題是一個訊息,要告訴你他的需要及他的狀況。

遊戲治療是透過遊戲讓孩子在没有壓力下,很自然的透露他的需要,他的想法,從而有機會調整孩子所承受的壓力。

小孩子與成年人的表達有些分別,特別年齡比較小的孩子,他們的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還未成熟,他可以表達的可能主要是主觀感受,而透過遊戲的空間,他們的表達是比較全面和安全的,我們透過遊戲參與在他們的世界,加入我們的真誠和接納態度,可以間接幫助他們疏導淤塞的感情,表現困惑的情緒與及恐懼等。

遊戲所應用的工具是可以豐儉由人,只要加點創意,任何東西都可以立時應用。

在遊戲室裡,輔導員會放置不同的玩具,無論孩子的年齡多大(通常在3歲至12歲內),都歡迎他們拿來玩。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,有些表現漠不關心;有些表現希奇,向輔導員問個究竟;不過在輔導員的鼓勵下,他們都會拿起來玩。

例如一個5歲大的孩子看見枱面上的奶樽會問:「這是甚麼?」

輔導員:「這是為你預備的奶,如果你喜歡,你可以飲用。」

孩子:「不,鄰居會取笑我的。」

輔導員:「這裡沒有鄰居,沒有人會取笑你的,我也不會取笑你,如果你想飲,可以隨便飲。」

有些孩子會拿來餵BB公仔,然後又假裝自己在飲。

這情境製造談話的資料。無論他餵BB公仔飲奶,或是自己在裝著飲奶,輔導員都可以因應情境和他打開話題。

因應個別孩子的需要,偶爾家長會來到遊戲室陪伴孩子,當他們發現孩子用奶樽,都感到希奇,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倒退的行為,是負面的,是脆弱的,擔心阻礙了孩子正常的成長。可是,家長沒有想到孩子內心的需要,甚至忽略了被滋養的重要性。

說到「滋養」,我想起一位移民外國多年的朋友,他常請我從香港帶一些光酥餅給他。我禁不住問:「光酥餅味道只是一般,香港有許多比它更美味的,為何要吃光酥餅?」原來朋友兒時,祖母常給他光酥餅吃,現在食此餅是重溫昔日被祖母疼愛的感覺,重溫當日被滋養,重新得力的效果。 同樣,孩子也需要被滋養,從而得力,以面對來自每天生活和學業的挑戰。

當成人放下了辨識的眼光,不再用評審的角度看孩子,而是用孩子的需要角度了解他們,細心去感應孩子透過各種方式向成人傳遞的訊息,就不難發現孩子的狀況,並且能適時適度地給予滋養。這樣,就如同在栽種幼苗的泥土上澆灌一樣了。

小錦囊:
1. 孩子留戀用奶樽的日子,只是希望被滋養的表達,家長的一個擁抱,一句關懷話,一段優質的陪伴時間等,也可成為孩子的支持。
2. 樹上的果子有早熟和遲熟之分,同樣,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父母可以按著孩子的成長步伐扶助他。

詹玉冰

個人、婚姻及家庭治療師

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

同心輔導室

「家庭‧家情」在《明報》教得樂HappyPaMa刊登,本期為2017年4月18日

孩子,你能講嗎?

威威(化名)吃晚飯時,表現有情緒,他邊吃飯邊用力踢枱腳。爸爸開聲喝止他,可是威威沒有理會,反而越踢越起勁,似乎在發洩憤怒。經過屢次勸阻無效後,爸爸開始動怒了。

爸爸: (嚴厲地)你做咩喺度踢?你發生咗咩事?你講啦!
威威: ………(心中害怕,稍稍停下來,沒有作聲,低著頭,不敢望爸爸。)
爸爸: 你講啦!做咩唔講呀?……你講呀!
威威: 嗚…嗚…。 (情緒爆發,放聲大哭。)
媽媽: (緊張地)你唔好喊先,爸爸問你咩事呀,講比爸爸聽啦!
威威: 嗚…嗚…。

類似的情境,在許多家庭都發生過。父母的心願是希望孩子能說出行為背後的因由,他們渴望知道孩子在想甚麼,好去幫助他解困,卻沒想到幼兒的言語發展未有能力表達需要和感受;或一般孩子在情緒泛濫時,更不能理性地作出回應。結果,引致不必要的衝突,令親子關係受損。

若說成人每日要面對各樣的挑戰,其壓力的擔子越中來越重,令人透不過氣來;孩子的世界亦同樣充滿挑戰,例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、遺失了心愛的東西、被同學欺負或取笑等。這些在成人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,但在小小心靈裡都會造成震撼的經驗,並累積成負面的情緒。再加上日常的功課和各樣課餘的學習,孩子壓力的擔子和成人一樣變得越來越重。若孩子的言語發展未成熟,或不習慣用言語表達,負面情緒便會積壓心中,表現焦慮不安或悶悶不樂,並反映在行為上。因此,鼓勵父母可以選擇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,透過適當的玩樂,孩子可以抒發情緒和減輕焦慮。若發現效果仍未如理想,父母可以帶孩子到輔導室,請專業遊戲治療師以遊戲方式,幫助孩子化解負面情緒。

對於約3-11歲的孩子來說,兒童為本的遊戲治療是個很好的選擇。基於Virginia Axline(1947)女士所創立的「非主導式遊戲治療法」,Garry Landreth(1991)博士後來延續發展出「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」。輔導室內擺放了各種能讓孩子抒發情懷和自我探索的玩具及設施,輔導員給予孩子恰當的自由,讓孩子可以在玩的過程中做主導。輔導員又用接納、包容、關懷、溫暖的態度,與孩子建立安全和信任的關係。孩子感覺被愛和尊重,心情自然輕鬆,便可以無拘無束地玩。孩子天生就愛玩,透過遊戲和輔導員的適切回應,孩子可以化解心中壓力、培養正向情緒、發揮潛能、確認自己的能力、提升自信和增加自制力等,在整體上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。以下的例子可以更清楚具體地說明。

威威今年5歲,爸爸是電子工程師,媽媽是會計員。爸媽都很愛錫他,平時注意他的起居飲食,照顧周到,又重視他的學業,補習和課餘活動都不缺。最近爸媽發現威威表現無自信、依賴,沈默、情緒化和常常發脾氣。爸媽決定帶他接受遊戲治療。在遊戲輔導室裡,威威看著各樣的玩具,表現開心、好奇和興奮。輔導員態度親切友善、接納和包容,威威感覺彼此關係是安全的,他玩得很投入,特別喜歡玩扮警察槍戰、超人打怪獸和打籃球等遊戲,他常有意無意地向輔導員展示他的能力。每當成功,他都回望輔導員,想要得到確認和肯定,輔導員也很配合,常給他肯定的回應。起初,當威威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,他很快便會放棄,後來他漸漸有信心,嘗試想方法抗逆。例如,有一次,玩具飛機在威威假想的世界裡發生了意外,被籃球架的繩子卡住,動彈不得。威威出動了消防車、救護車、警車和拯救部隊前來救援。在過程中,所有車輛都遇到意外,情況真的困難重重。可是,威威沒有放棄,結果他請來了小飛象,用象鼻解開繩索,飛機最後得以安全著陸。從這例子,我們可以看見遊戲能幫助威威建立自信和培養解難能力。

另外一次,威威因在學校受了同學的欺負,心中憤怒,來到輔導室所玩遊戲,都是關乎暴力的: 在遊戲的假想世界裡,超人互相殘殺,怪獸圍打超人,超人重傷,甚至兩者打作一團,兩敗俱傷;他又猛力打不倒翁,嘗試用手銬鎖它,企圖要制服它…。原來威威藉著遊戲的情節抒發內心的憤怒。最後,當遊戲結束時,威威竟邀請輔導員用玩具樂器和他合奏。輔導員洞悉他的心意,體會他的情緒漸漸平伏,他經過一連串的激烈遊戲後,內心的怒氣已得釋放。輔導員觀察到他開始有意與人在心靈上連接,就本著兒童為本的精神,在威威的指導下,用他喜歡的方式和他合奏。這一次的遊戲過程明顯帶出了情緒上的治療。在之後的幾次治療裡,威威所玩的遊戲,不單暴力內容減少,還出現了建設性的項目,如建造農場,把各種禽畜按其特性安放其中;又為客人煮豐富的晚餐等。

我們發現「玩」有助孩子化解在生活中積壓的負面情緒,因而重新得力,面對接續而來的生活挑戰。至於威威透過遊戲獲得的其他進步,在此未能盡錄,但肯定爸媽帶他來輔導室玩是明智的選擇。幼兒未能透過言語完整地表達心中情,但可以透過「玩」,讓爸媽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。在以上的例子,輔導員讓父母知道威威透過遊戲所表現的感受和需要,學習用孩子明白的方式去愛錫和管教他們,這樣不但可減少不必要的衝突,更能增進親子關係。孩子能健康地成長,這豈不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嗎?

詹玉冰
個人、婚姻及家庭治療師
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
同心輔導室

「家庭‧家情」在《明報》教得樂HappyPaMa刊登,本期為2017年1月17日